雞扒 豬扒 牛扒
如果我說,雞扒豬扒牛扒的扒,其實並非指一大塊一大塊的肉片,你可能不相信;然而,扒類並非指肉類而言,而是說肉類的烹調方法。
查一查西方人的食譜,並無“扒類”這一稱謂。我們平時說的pork chops,不過是帶骨的豬肉的意思(帶骨的羊肉,叫lamb chops);而牛扒則叫steak,意思是大塊的厚切肉片,沒有說帶骨與否。
在沒有特別指明時,steak指牛扒;雞扒則叫chicken chops,仍是帶骨的雞肉之意,但實際上那是雞的大腿去骨而得的肉塊。那麼,這些帶骨的,不帶骨的肉塊、肉片,為什麼都叫做扒呢?
扒,是中國人給弄出來的。西方的烹調方法,就有在成排的粗鐵支上燒烤肉類,東漸以後,中國的西餐廳也在廚房中設置了粗鐵支排成的燒烤架,烹調肉類。
據說,最早出現這類燒烤烹調的西餐廳是上海,那時上海的西餐廳,因為光顧的客人華洋雜處而人數眾多,廚房忙得透不過氣,於是偌大的燒烤架被排得滿滿的都是肉塊,為了不會弄錯肉塊的種類,及避免烤出來的肉汁“染污”了其他種類肉塊的味道,於是廚子特地把燒烤架安排成烤雞肉的一排、烤豬肉的一排、烤牛肉的一排……在店面招呼食客的小二,在接到單子之後,轉身向廚房,操着標準的滬腔高聲喊道:“雞排兩份”、“牛排三份”、“豬排一份”……於是,從那時開始,食客便以為西菜的片狀肉塊,叫作“排”。而“排”這個字,在上海方言的發音和“扒”相同,雞扒、豬扒、牛扒生焉。
扒類的特色,就是躺平在粗鐵支架上給烤出來的。正所謂“人為炭火,我為扒肉”,無論是豬、是牛、是雞、是羊……只要是讓刀子很暴力地硬給切成一片一片的,最終必躺到燒烤架上,讓炭火把肉塊的汁液都給炙出來,是謂扒類的下場。
王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