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澳債券市場規模逾3,400億
十月首九天賭收17億 遜預期
大健康產業投融資座談昨舉行
金沙提拔澳人 佔管理層92%
中國港灣智慧技術提建安效益
灣區建造建材商會成立
上半年新造人壽保單減兩成三
(一家之言)重振澳門製造 助經濟多元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家之言)重振澳門製造 助經濟多元

春 耕

    重振澳門製造  助經濟多元

    疫情衝擊本澳經濟,亦讓社會及早發現產業結構單一的弊端,現時社會正朝產業多元發展努力,政府也積極推動發展四大產業,其中包括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不僅令澳門製造業由夕陽行業演化為朝陽行業,更為本地經濟注入新動力。

    數十年前,從事製造業的居民比例高,成為當年職業選擇少、“行頭窄”的打工仔保穩飯碗的一大“靠山”。甚至有的可以“外帶”,在家“穿膠花”搵外快的不計其數,足以反映當時製造業的發達。然而隨着九○年代紡織品配額優勢被削弱,生產成本隨着經濟加速轉型而上漲,不少廠商遂把生產線北移,曾經輝煌的行業日漸走向式微。

    然而,澳門製造業並不甘於走向夕陽,多年來一直努力轉型求變,積極尋求突破口。一場疫情打破安逸,產業多元成為當務之急,轉型有成的本地製造業,以擁有創新技術、自製品牌的姿態,再次走進人們視野。

    現時不少澳門產品並不遜色於知名品牌,唯獨缺乏曝光率,在本地鮮為人知。但近年澳門工展會搭建展示澳門品牌、澳門製造的機會,讓居民近距離接觸,刷新居民對澳門製造的印象,紛紛“種草”。

    參考近年不少國產品牌在內地市場成功崛起,深受消費者追捧,繼而走出中國,邁向國際,經驗值得本地業界借鑒。要讓品牌“種草”成功,產品文化、包裝設計、宣傳推廣缺一不可。尤其現時新媒體產業形態多元,品牌借助平台可提升知名度,擴闊銷售渠道。除專注宣傳產品特色,也可與知名IP合作,既可滿足消費者需求,更有助品牌打開潛在市場。

    關鍵是品牌須建立良好口碑,參與相關認證計劃可建立公信力,助增本地消費者信心,後再逐步爭取內地、海外市場,讓澳門製造走得更遠。產業結構多元發展勢在必行,推廣澳門品牌任重道遠。在現有政策及平台支持下,企業應把握機遇,放膽前行,尋求更廣闊的發展新天地,助力本澳經濟多元。

    春  耕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