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路”是我外交理念實踐
近日,第十三屆國際基建論壇在澳門舉行,如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與全球發展倡議協同聯動成為會上焦點。有內地學者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眾多外交理念的具體實踐。九年來已有不少惠及多方的成果,受國內外歡迎。
與近百五國家合作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已有九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二○二二年七月底,中國已與一百四十九個國家、卅二個國際組織簽署二百多份合作文件。各方在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合作、投融資等領域成果眾多。以色列海法新港、吉布提港鐵路場站、中老鐵路等多個基建項目已建成運營,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已超十二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一千四百億美元。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趙磊對記者表示,“一帶一路”是中國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的具體實踐和重要抓手。人們通過“一帶一路”的具體實踐,感受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推進;“一帶一路”實現的互聯互通,讓不同國家的人民切實感受到相互間的夥伴關係。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指出,共建“一帶一路”為促進地區發展創造條件,倡議有利於團結參與方共同尋找應對各種問題挑戰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助解全球四大赤字
近年來,全球發展面臨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四大挑戰。趙磊認為,具有“靶向性”的“一帶一路”正可通過互聯互通來解決其中的許多問題。
新冠疫情期間,國際運輸受到嚴重影響,但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中歐班列依然將大量緊缺的防疫抗疫物資和生產生活用品送往歐洲,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並把大量國外優質產品運回,推動沿線國家復工復產。另外,去年底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使老撾從“內鎖國”變“陸聯國”。世行預計,未來每年會有四百萬老撾人和來自周邊國家的一千萬遊客使用中老鐵路,給老撾人民帶來更多經濟機遇。
趙磊表示,“一帶一路”給國際社會帶來了各類重要基礎設施和經濟貿易,使各國的發展有了更強基礎,解決了很多國家的關鍵問題。在帶來經濟紅利的同時,“一帶一路”還加深了沿線國家之間的政治互信和人文交流。“‘一帶一路’相關項目的落地是近十年相對黯淡的國際環境中的一抹亮色,是中國外交的一張名片。”趙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