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回歸”南太開空頭支票
首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日前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美國總統拜登聲稱,這次峰會是深化美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並宣佈將為太平洋島國提供超過八點一億美元的額外援助。在此次峰會期間,美國行政當局提出太平洋島國夥伴關係戰略,並與十四個太平洋島國的領導人和代表共同簽署了《美國——太平洋島國夥伴關係宣言》。其真正的目的,是將太平洋島國視為地緣政治博弈工具,而不是合作夥伴。
華盛頓把這次峰會的意義拔得很高,這是自二戰以來,美國首次同時接待來自南太地區的多位領導人。太平洋十二個島國領袖與會,另外兩國派代表出席,澳大利亞、新西蘭則以觀察員身份出席。這亦是從去年以來,美國開始“盯上”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友好往來之後,對該地區進行一系列拉攏的最新動作。按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的話說,峰會不僅聽取太平洋島國領導人的意見,還“將大量的資源擺在桌面上”。會上拜登宣佈向太平洋島國提供超過八點一億美元的新資金,“以滿足太平洋地區的優先事項”。
在忽視太平洋島嶼地區三十多年後,美國如此高規格接待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和高度重視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意欲何為?如果華盛頓真能承諾落到實處,倒也是一件好事。但根據以往經驗,美國在兌現承諾方面的國際信用向來極低。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美國的援助承諾背後,從來都尾隨各種政治條件。美國新推出的太平洋島國夥伴關係戰略,目的不純,帶有濃厚的對抗色彩,天生存在缺陷,勢必給美國與太平洋島國關係蒙上陰影。
地球人都知道,美國現在突然“關心”起太平洋島國,決不是良心發現,它的戰略目的太強也太明顯了,幾乎是赤裸裸的。這些年,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快速發展的互利互惠合作,早已是美國急於拔除的眼中釘。由於美國的產業結構嚴重畸形,美國的太平洋島國夥伴關係戰略是否具可持續性,也有待觀察。
其實,美國對外援助放空炮不是一天兩天了。近年來,美國動輒號稱給中東、拉美、東盟等提供大量資金援助,但據有關機構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資金以各種名目“回流”到美國多個援助機構的錢包裡,實際落地的資金非常有限。何況美國的政策一向因政治極化,延續性很差。坎貝爾曾公開承認,“我們的體制不允許我們對下一屆政府作出根本性的承諾”。如果美國因為政府換屆所承諾的援助就不算數,跟開空頭支票有什麼區別?
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公開透明,光明磊落,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然而,美國的太平洋島國夥伴關係戰略目的不純。美國應平等地將太平洋島國視為夥伴,而不是地緣政治博弈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