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錢要走正路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可說是轉眼便過,但成功失敗,好景壞景卻是年年計數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當年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便邁開了改革開放的大步,今天回顧,就是這種務實的措施,極大地釋放了民間的創造力。去年中國的GDP達十七點七萬億美元,是美國GDP的七成七。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按照目前的趨勢,到二○三○年左右,中國的國民總產值將會超越美國。幾年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人曾直言,說未來IMF總部可能會設在北京。她雖然說得輕鬆,但做慣大佬的美國聽起來便覺得特別刺耳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好像對金錢的看法很一般,常將金錢稱為臭銅,不過孔夫子並不排斥富貴,曾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政治環境清明,自己貧賤是一種恥辱;如果政治黑暗,自己富貴也是恥辱。但夫子更重視生財要有道,指出“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
現在國泰民安,大家努力發展經濟,社會富足是應有的現象,只是不時有貪官出現。其實,當官的如果喜歡錢財,大可以辭職下海經商。不過,一旦離開官場,可能甚麼也不是。歷史上棄官從商賺到大錢的要數范蠡了,他曾對勾踐說“兵甲之事,文種不如我。鎮撫國家,親附百姓,我則不如文種”。說明他的專業是搞軍事的,范蠡助勾踐復國後便帶着家人去耕田,證明他身居高位沒有斂財,只是務農很快便累積到大筆財富,認為不吉利,於是便將財富分給知己朋友和鄉親鄰里,再跑到定陶區經商。可能身在高位時了解各地的狀況,所以搞起貿易來便得心應手,很快又富甲一方了。從政與經商同樣出色的,相信只此一人。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