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並非好詩
當下有些詩歌,如果不分行,還原成劄記或隨筆,倒是挺好的文字。詩有別材,還是各安天命吧。
宜文、宜小說者,未必宜詩,宜論文者,更不宜詩。莫言不服氣,非要寫新舊詩,結果弄出《餃子歌》的醜聞。
詩語最有靈性,最近慧悟,所以大多篇幅不長,也不必太長,有寫詩經驗的都知道,幾百行以上的所謂長詩,其實多是組詩,但有些把玫瑰當白菜稱斤論量以字數論高下如商販者,便以為詩歌好欺負,或自以為才大可駕馭小小詩體者,便都想來耍一下,結果紛紛翻船,甚或洋相百出。行內人又沒興趣搭理,或不想得罪人,所以有些出洋相的還沾沾自喜,自鳴得意,甚且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儼如文壇庖丁,可發一笑。
史上的長篇敘事詩,拆開看,大多詩藝一般,包括荷馬史詩。需要分行、押韻、句式規整以便口耳相傳傳誦英雄事蹟的前現代、前前現代,早就過去了。隱微敘事才是詩性敘事之王道。顧城的《一代人》,就兩句話,但它是史詩,涵蓋了一個時代的精神,兩句勝萬言。
白居易的《長恨歌》揮灑自如,清通婉麗,自是傑作。但和上萬行的長篇敘事詩相比,其實是短詩。孤篇冠唐的《春江花月夜》亦如此。評價詩藝,最忌以數量論英雄,否則會貽為玫瑰稱斤両之譏。既是詩,便需有靈心慧悟,便需有發乎內心自然的節奏與弦音,《春江花月夜》之所以不僅止於優秀,還可稱之偉大,即是在靈妙詩語中證成了時間哲學、生命哲學。其中名句,令後世讀者反覆吟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所以我一再主張要等閃電抓住你的手,閃電象徵靈感,更象徵慧悟。偉大的詩人是哲人的先驅,如荷爾德林之於海德格爾。
龔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