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管理 讓街市“活”起來
市政署已就四座市政街市綜合管理服務公開招標,除了提供清潔、保安服務外,將涵蓋街市日常開放、設備設施維護管理,協助當局完成鮮活食品報價、巡查攤位營運、售賣食品安全、記錄違法行為及檔位衛生情況等領域,等於基本上將街市日常運作外判予管理服務公司。
將街市管理外判,相信能減省政府部門開支和人手,符合精兵簡政。當局亦希望承批公司能引入新經營理念,活化街市經營模式,更好管理街市。問題是新管理者如何與攤販磨合,減少不必要的爭拗。尤其業界比較關注的,承批公司人員在履行管理職責時,對於違規違例情況,如何協助市署執法檢控?業界擔心管理公司協助市署執法,“過嚴”或“過鬆”都不好。有沒有更嚴謹的權力賦予、執行準則,減少灰色地帶?若各執一詞,爭議方有沒有辯解渠道?在訂定管理細則前,能否兼顧及平衡各持份者的權益?總之開誠佈公,充分溝通,對各方都有利。
四座市政街市的綜合管理服務分三組開投,下環街市和台山街市各成一組,氹仔街市和路環街市爲一組屬。下環街市和台山街市無疑較受居民歡迎,離島兩街市規模細、客況冷清。提升傳統街市使用率,擴大社會關注度,服務管理須推陳出新,對外服務消費者,對內服務業界。承批公司不應該局限於“管家”的角色,鼓勵其總結經驗,就街市經營模式以至空間佈局等,向市政署多提建議方案。
目前確有相當部分街市有檔主不開檔、不續租,當局應加強監管,減低空置率,善用資源。引入另類攤檔,或可銷售新穎雜貨、二手用品,甚至本土文創產品等,令街市保持活力。
市政署作為監督機關,有必要監管好各項外判服務,確保承批公司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並落實好具體人員培訓。參考鄰近地區經驗,要讓傳統街市“活”起來,不妨善用與街市相鄰的戶外空間,打造新功能。距離相近的街市又是否能“錯位發展”,結合社區特點,形成不同的街市特色,或許是傳統街市蛻變的契機。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