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惠各族群眾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趙勇十七日從五個方面介紹,脫貧攻堅奔小康給民族地區帶來歷史性變化。
生活水平提升
第一,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通過脫貧攻堅奔小康,各族群眾有了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好的醫療衛生條件、更優質的生活環境。這十年,民族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長百分之七點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長百分之十點二。現在民族地區的人均壽命大幅度提高,西藏這十年人均壽命提高了整整四歲。
第二,各族群眾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革。由過去一些群眾“蹲在牆根曬太陽,等着別人送小康”變成現在“用雙腳丈量致富路、用雙手打拼好日子”。過去一些人“守着一畝三分地”變成現在“勇敢闖天下、走四方”。思想觀念的變化帶來了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用上了水沖廁所、用上了互聯網,種地大多也實現了機械化。現在各族群眾信心更足了、幹勁更足了。
第三,民族地區的內生動力極大增強。在脫貧奔小康進程中建設了大批基礎設施,鐵路這一項,民族八省區十年增加了一點五八萬公里,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建設了一大批園區,發展了一大批產業項目,發展的後勁越來越足。
第四,黨在民族地區執政基礎更加牢固。脫貧奔小康極大提高了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社會基礎、政治基礎都更加牢固。
第五,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得到鞏固和加強。現在各族群眾互相幫助、相互欣賞、相互支持,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現在很多城市五十六個民族都齊全,多個民族成員組成的家庭越來越多。新疆一百一十萬名幹部和一百六十多萬戶少數民族家庭結對認親,譜寫了新時代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感人故事。
推高質量發展
趙勇指出,下一步,國家民委將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推動民族地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重點扭住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屏障“三個關鍵”,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推動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在項目選擇上,既要看能夠帶來多少經濟增長,又要看能夠促進多少就業改善民生。在項目推進上,要盡可能吸納當地各族群眾就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