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探索防疫經濟平衡點
歷經一個半月的抗疫努力,本澳連續十一天沒有社區感染案例,朝實現“動態清零”的目標邁進。澳門與珠海昨日重新開放免隔離通關,商界無不感到振奮,希望可把握時機捉緊暑假檔期,盡力收復七月失地。
寬關初期,澳門往珠海須持廿四小時核檢陰性證明,對引客幫助有限。相信隨着本澳疫情防控成果深入穩固,官方精準防疫,將可逐漸放寬至四十八小時、七十二小時甚至七天有效期。各業宜加快調整心態及人資安排,讓全社會迎接八月暑假黃金檔期,最大程度分享抗疫成果。
本澳堅持與內地一致的“動態清零”政策,短期內難有放寬國際旅客入境的管制措施。但早前內地調整入境隔離政策縮短為“七加三”,澳門亦步亦趨,向外界釋出有序放寬防疫限制的訊息,漸在經濟與防疫取得平衡。
近日港媒報道港府正商討進一步縮短入境檢疫期限,最快於十一月實施。目前情況看,港澳疫情基礎不同,一旦香港與海外通關,預計爭取多時的港澳免隔離的通關限制,短期難以實現,意味着將繼續依賴內地單一客源市場。
疫情令澳門經濟發展處於高度不確定性,外向拓展非常被動,更讓追求人氣的旅遊市場隨時中斷,舉步維艱。然而,澳門仍是內地唯一免隔離的境外旅遊目的地,擁近水樓台的優勢。澳門宜根據自身客觀條件,思考如何在堅持“動態清零”下尋求新突破,為各界拓展新的發展空間,並要準備各業的應對方案,研究發揮最大引客效益。
下半年是節慶盛事的高峰期,只要疫情平穩,將是各業的發力期,各師各法引客。如早前政府透露研究大型體育盛事活動閉環管理,也有會展業提出研究在集中隔離酒店內召開會議的可行性。各種構思都試圖探索在客觀條件下尋找最理想的引客方案,希望為澳門引流。
疫情不知何時消失,但不能守株待兔,必須探索防疫、經濟兩不誤的新方向,爭取經濟早日復甦。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