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
剛完成一篇論文,感覺像去了一趟長途旅行般。由十九世紀的波蘭到二十一世紀的香港,過程曲折離奇,竟然和光緒、康有為、魯迅等有關。幸好關聯不深,否則我無論如何是無法完成文章的。其實一切要從魯迅的〈摩羅詩力說〉講起。
這篇一九○七年的文章一直引起很多討論,不少學者出版專書分析,其中日本學者北岡正子出書專門考證魯迅這篇文章的參考資料。坦白說,以我們今天學術界的“八股”文章標準來看,魯迅“犯”了不做註釋的大忌,文章必定不能獲得通過出版。誰知有學者不厭其煩替魯迅把出處都找回來,總共有十一本主要的參考資料,其他單單提及的,或者引用不多的還未計算在內。
主要參考資料是指直接把內容從外文翻譯成文言文那些,其中包括布蘭德斯(G. Brandes)一九○三年出版的《波蘭》英語版。根據北岡教授的研究,魯迅及周作人留學日本期間最喜歡買書,特別是和波蘭文學有關的,必定不會放過。周氏兄弟買到《波蘭》後愛不釋手,裡面好些內容便直接翻譯到〈摩羅詩力說〉裡去。至於為什麼他們對波蘭特別感興趣呢?原來又不單只是他們兄弟二人的喜好。當時文化界對波蘭文學感到特別親切,因為波蘭早已亡國,而晚清及後來民國的情況令他們深感憂慮,怕會步波蘭後塵,所以他們對波蘭文學產生共鳴。
聽說和波蘭產生共鳴的不單只文化界,還有光緒皇帝。有關這方面我實在不敢多說,因為沒有掌握實在的資料。然而,有這樣一種未經證實的說法:康有為曾向光緒提及波蘭亡國的情況,皇帝一面聽一面落淚。還說後來光緒決定進行百日維新,或多或少和波蘭有關。說來如果不是要準備這篇文章的話,實在不會想到中國和波蘭有這一層淵源呢。
區仲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