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撈油水的忠告
香港消委會公佈一項測試,食用油五十個樣本中,近六成驗出致癌物質,甚至有兩個樣本超出歐盟標準。這則公佈其用意是提醒我們切勿過量進食油及油類食物。然而誨者諄諄,聽者藐藐。所謂超標、致癌,已成為老生常談的事。其實吃飯也會死的,當你吃到若干時候,一定非死不可。與其食又死,不食又死,人們還是要食。因此凡是有關甚麼公佈、提醒之類,一概當作耳邊風。
據說食用油不宜煮得太長時間,更不可重複去煮。記得兒時,歲晩家裏一定煮煎堆,家家如此,所謂年晩煎堆。煮過煎堆的油豈肯倒掉,留待以後作佐膳烹調之用,珍之如寶。倘把它棄而倒之,是暴殄天物,據說是會折墮的。農村貧瘠,難得有些油水。且讀《兒女英雄傳》二十九回:“不想那肚子有冒冒的一年不曾見過油水兒了,這個東西下去,再搭上方纔那口黃酒,敢是肚子裏就不依了,竟咕的叫喚起來。”足證油水是人見人愛的。為了那可愛的油水,很多人想盡辦法求之,那是另類“油水”。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倘有甚麼客人到我店投宿,你只推先要房錢,看他秤銀子時,若是有些油水,你便叫我來下手。”像這樣的“撈油水”實在太露骨,簡直就是搶劫,斯文人不為,特別是官場中,不屑用這種下三濫手段,但並不是他們“唔目后”這些油水,也不是“大雞唔食細米”,相反,他們最珍惜油水,大小通吃,絕對不會暴殄天物,只有撈錯,沒有放過。
昔人有嘲李鴻章、翁同龢一聯云:“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蓋李鴻章乃安徽合肥人;而翁同龢是江蘇常熟縣人,妙語相關。還有一名儒卿者,恃勢“撈油水”,有人將其名拆開而為聯曰:“不是正人,假裝雷公威風,缺少三分面目;想到卯時,盡打銀子主意,全無一點良心。”
斯文人就是與《盆兒鬼》那客店主“零舍唔同”,撈油水的手段乾淨利落,但畢竟瞞得過人,卻瞞不過歷史。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