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團體倡拓雲旅行 種草引客
【本報消息】旅遊業是疫下“重災行業”之一,更因內地沒開放團隊遊,很多導遊無奈轉行,或多從事兼職幫補生計,如今次疫情,也有導遊轉職保安、外賣“車手”。有導遊團體建議參考內地開展雲旅行,尤其未來出行的大趨勢,將以個性化和小團旅遊為主,當局宜與時俱進發展雲旅行,透過網上“先看、先了解”,增加旅客來澳意慾,相信效果比花費大量公帑拍宣傳片、搞活動收益更快、覆蓋面更大。
逾兩億人直播間打卡
雲旅遊涵蓋足不出戶,通過數字化、虛擬化等智慧手段實現旅遊體驗的總和。具體而言,雲旅遊的常見形式,包括非帶貨類的旅遊直播、旅遊短視頻、旅遊Vlog、VR虛擬旅遊等。澳門專業導遊協會會長胡惠芳表示,疫情初期,全球各地旅遊業想方設法讓旅業不停擺,雲旅遊由此興起,如今發展蓬勃。以內地今個“五 · 一”黃金周為例,抖音生活服務聯合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發佈的《五一抖音旅行報告》顯示,共有2.5億人次在直播間跟着導遊打卡景點;網友宅家觀看旅行視頻,完成38.5億次雲旅遊。
飛豬旅行網表示,除了內地,眾多海外熱門目的地也加入雲旅遊的隊伍,如泰國、德國、法國、英國等數十個境外目的地旅遊局,已陸續登錄其官方直播間,單場直播最高觀看量達114.5萬人次。
胡惠芳稱,或有人認為雲旅遊對澳門作用不大,因澳門地方細,“轉眼就睇完”。但其實雲旅遊主播與觀看者之間的“互動”才是重點,可把參觀的景、事、物活靈活現,更可放大細節,深入了解,讓不能身臨其境的人,可隔着螢幕找到旅遊的快樂。透過鏡頭和講解,很多人會被“種草”,產生旅遊消費的衝動。即使當下無法成行,也會把主播所推薦的放進“願望清單”。
為旅業復甦埋下種子
她坦言雲旅遊雖不算是真正的旅遊,但它可為旅遊業的復甦埋下希望的種子。如今澳門面對的問題是培訓與法律的銜接,如接待者的監管等問題;培訓則是資金問題。過去該會曾在以工代賑、帶津培訓等措施上提出雲旅遊培訓課程的建議,惟都是“冇下文”。
對於有指業內人員年紀大,難做導遊主播,她指陸續有畢業生投身該行業,冀當局關注行業發展,在疫下關鍵時刻提供協助、支援,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