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運動:用健康和好心情來抵抗疫情
說起“做運動”的好處,大概不用多費筆墨了,早就有科學研究指出,適度的運動能刺激人類大腦海馬迴中一種幫助神經生長的蛋白質活化,不僅能增加大腦的長期記憶,還能提升並優化人的心智。
作為家長,除了自己定期做運動來強身健體,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做運動,不但能一起提升健康指數,而且有專家指出,每周如果能至少和孩子一起運動兩次以上,不用花很多時間,就能增進彼此的親密關係,能適時提供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情感支持;而親子運動有助於腦力的發展,也可藉此促進腦內啡分泌,讓大家的心情都能夠變得愉悅起來。
但最近這段時間,澳門疫情突然變得緊張起來,運動場地紛紛關閉,政府也不建議居民不必要的外出,回想疫情爆發之初的封城狀態,想不到三年之後,我們兜了一大圈,似乎又回到了原點。不過,面對家中斗室困境,也正因為這樣的時候,我們就更需要透過有紀律、有規律的生活節奏,調適自己及家人的生活狀態,透過規律的運動節奏來保持良好體力,也營造與家人及親子的關係,調節疫情之下忐忑不安的心情。
雖然室內地方有限,受到種種硬件和空間的制肘,不過我們可以用創意搭救——面對種種條件限制,在現今網絡資訊時代,只要願意上網搜尋“室內親子運動”這幾個關鍵字,可以找到大量文字或視頻資訊。而且尤其有趣的是,還發現有不少網民創意爆棚,疫情之下,挖空心思想出各種有趣的方法,將“做運動”變成“玩遊戲”,尤其是針對低齡子女來說,倒不失為一種吸引孩子們來一起做運動的好辦法。
而其中令筆者印象深刻之一,是有網民利用家里的桌椅等家具,配上绳線和紙偶,將家中廳房秒變成運動場地,大人小孩一起來玩穿越障礙的破關遊戲,鍛煉身體的靈活動作,還有遊戲競爭的緊張感,不管是大人小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有興趣的家長也可以自行上網搜尋甚至自己開動腦筋想出新花樣,組織一場小小家庭運動會(當然,在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個人安全以及運動量的適合性)。
父母帶領孩子一起做運動,不管什麼方法和喜好,只要能達到鼓勵孩子參與的效果就行,值得提醒的是,最好不要用硬逼的方式,應該循循善誘地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項目。就年齡階段而言,幼稚園、小學相對較容易,所以目前雖然疫情當前,但也不失為機會透過大家必須共處一室,慢慢培養共同運動的習慣。且讓我們一起靜待疫情過去,生活恢復正常,以後就可以繼續一起去做運動了。
櫈仔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