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A區新景象
唐 嘉
有人在網絡上調侃,說澳門是填出來的!這一點都不假。自一九一二年開始,澳門一次又一次展開填海工程。據資料顯示,以前青洲是一個島,目前已能夠有大道連接在一起了。澳門由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演變成今天:“日後澳門(包括填築的新城)總面積是三十六點六平方公里。”這是日前運輸工務司羅立文在答問記者時透露的。
目前,相信A區經填海工程後,正進入興建房屋和策劃城規的火熱階段了。且據二○二○年九月的立法會舉行的《澳門特區政府城市總體規劃》草案透露,政府有計劃在填海A區,興建三萬二千個住宅單位。但據手頭資料顯示,前任特首崔世安曾於二○一四年爭取連任時,承諾在A區興建二萬八千個公屋單位,而近期在A區正如火如荼興建住宅,據透露有三萬二千個住宅單位之多,比前任特首承諾的單位數目,多了四千個,究竟這些建屋數字有多少是公屋?有多少是私人住宅單位?抑或全部都是公屋呢!怪不得運輸工務司長羅立文向傳媒大拋定心丸:“政府大把屋,唔駛擔心無屋住!”經熟悉有關房屋運作的朋友向筆者解釋,這三萬二千個單位中,相信仍維持二萬八千個公屋單位,餘下的四千個單位,好可能是私人住宅單位。可是二○年的新聞報道中,沒有向外間清晰交代有關訊息,致引起外界人士多番忖測。
站在高處向今天的A區方向眺望,《澳門風物誌》曾有這樣描述:“海角遊雲位於馬交石東隅懸崖邊,前臨大海,也是觀海勝地。崖下是自來水塘,平靜如鏡,遠處是大海,波濤洶湧,其間僅隔一堤一路,就分成動靜兩個世界。”如今新填A區興建公屋和住宅單位,以及更多綠化環境配合,宛如新型社區,與“風物誌”形容的景觀相比,換上新篇章,我們屆時躺開胸襟,迎接A區新景象。
同時,水塘上面一些環境設施,我們都應該保護和遵守使用規則秩序,令景觀設施得以保留。好像水塘邊的一道棧橋凉亭,往昔居民和遊客在亭上觀賞風景,晚凉秋意賞月亮,是適合的休憩場景。可是卻有小部分人在亭上橫七豎八在夜間躺下露宿,為晨運客帶來不便!因此,有關方面關閉通往凉亭的閘門。從此,失去了一個賞月和休憩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