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都更》
《都更》是一齣寫實舞台劇,劇情講及住在唐樓的一戶人家,佈景很有真實感,製作費應該不少。但若沒有它,對這戲劇的影響也不大。
《都更》寫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澳由一個半開發中的小城,隨着內地的改革開放及本地博彩業進入新時代的轉型期:一切都在變,飛翼船取代輪船,來往港澳的航程從三小時縮短為五、六十分鐘;傳統的炮竹、神香、造船業式微,取而代之的是製衣、半導體零件加工等行業。如果導演能把資料搜查所得,在適當時候用圖片投映在舞台背景的熒幕上,年輕一輩觀眾定必大開眼界,中、老年觀眾亦會產生一些懷舊情懷……製作費上可以省回一筆可觀的開支。
在導演手法上,我也有一些個人的看法。年前看過本地兩齣舞台劇,劇情已記不起了。為了表示鞋多、行李箱多,舞台上擺滿了密麻麻的女裝鞋,及一個又一個的行李箱……當時,我還在報章上提出了異議,惹來了不同的回應。這次看《都更》,我又發現了相同的現象:一堆堆的雜物及一個個裝滿了“雜物”的紅白藍膠袋擺滿了舞台,連演員的台位走動也受到限制。我以為,這種雜亂景象是可以由演員口中作點交代,以把演區安排得乾淨一點的,如說:等待處理的雜物再也放不下在睡房、客房,甚至是廚房內了……觀眾是有想像力的嘛。對此,我真的佩服傳統京劇或粵劇的表現手法:幾位跑龍套的演員在舞台上翻滾,代表了千軍萬馬;演員揮動“馬鞭”配上適當馬嘶聲,又代表了主人上、下馬或馬兒跑動的形象。傳統戲曲表現手法不一定可以用在舞台劇上,我在這要說的是,劇場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在燈光氣氛的營造下,給了演、觀者一個發揮無窮想像力的空間。
用上六位數字製作費的一齣舞台劇,演出三兩場,觀眾不足一千……該算是一種奢侈的表演藝術了吧?!
周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