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父亦友 溝通關愛
“我的父親是超人”,相信不少人小時候的作文都曾經這樣寫過。昔日的父親不僅給人無比的可靠和信任感,是靠山、避風港,作為新生代父親,可能更多的是作為子女的“朋友”,陪玩、陪笑、陪喊。
縱然不同年代的父親印象不盡一樣,惟永恆不變的是他們對子女的愛始終如一,當面對危難時定會奮不顧身挺身而出解決問題;適逢今天是父親節,不妨趁機與父親聊聊天、分享生活事,亦祝願天下父親,父親節快樂!
冀仔女學會珍惜
“以前鍾意去邊就去邊,而家所有嘢都會仔女行先。”黎先生育有一子一女,帶着他的“前世情人”到場接受訪問,他自己好喜歡小朋友,能親身經歷和陪伴子女每天成長,“覺得佢哋好得意,亦會更加好好愛口錫”。
自從成為爸爸後,黎先生會多留意其他地方的小朋友,期望能從中教育子女學習懂得珍惜和享受生活。又稱上一代的爸爸通常因為要支持家庭開支而早出晚歸,工作到很晚才回到家,每天在家中見到子女就可以,與子女較少溝通,故當自己成為父親後覺得溝通尤為重要,特別重視與子女的溝通和他們的情感需要,如很多時都會了解子女發生哪些開心趣事、在學校表現如何等。加上現今社會環境變得複雜,生活上都會出現許多不確定性和危險,作為新一代的父親可能會更着重子女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環境,責任亦變得更重大,但相信這亦是對子女的一種呵護。
夫妻“分工合作”
講起自己作為爸爸的“工作內容”,他稱自己主責“陪玩”和照顧子女日常起居飲食、交通等,太太則負責子女管教和學業成績,認為夫妻間須着重溝通和協調,大家分工合作自然能減少磨擦,令父母亦更易與子女相處。
他又稱,自己的育兒方式都是“傳承”於父親,其經常都與媽媽溝通,又會了解子女的意見,故自己都希望兒子將來能成為一個細心、多與人溝通的父親,因為許多事情經過溝通即可解決,亦不需要覺得所有事情必須要獨自一人承擔,要懂得與子女、父母及太太分享,這亦有助小朋友更開心、快樂地成長。
本報記者 張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