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中的諷刺意味
——談《法國艷舞》
真是難得的機會,能夠在本澳大銀幕欣賞法國經典歌舞片《法國艷舞》,一睹尚雷諾亞怎樣拍攝繽紛艷麗的法式肯肯舞,也一睹他如何透過歌舞片諷刺上流社會,嬉笑怒罵、奔放有趣。
在“游聲:音樂影展”中,選映多齣陳年佳作,其中以《法國艷舞》最難得,因它甚少在影展露面。加上是次放映是修復版,乃影迷朝聖的首選。本片是法式歌舞片奠基作,拍於一九五五年,比經典法國歌舞片經典《秋水伊人》早了九年,同樣以斑斕畫面敘事寫情,但情懷不同。上世紀三十至六十年代是荷里活歌舞片輝煌時期,法國電影大師尚雷諾亞在荷里活拍了多齣傳世影片後,返回法國即製作《法國艷舞》。表面看似美式熱鬧歌舞片,內裡延續導演一貫諷刺作風。
尚雷諾亞罕有執導歌舞片,今次他聚焦於紅磨坊的老闆、舞者、顧客、工作人員,一幕幕勾劃出眾生相。老闆有情婦,情婦又是舞者,與老闆新發掘的新秀女舞者爭風呷醋,引發工作衝突、排舞矛盾、多角感情。整個結構頗似荷里活通俗劇,情節起承轉合引人入勝。從債務纏身到東山再起、從感情依附到獨自起舞、從男女感情到事業至上,交織得豐富吸引。
表面歌舞昇平,內裡諷刺上流社會。片中來的觀眾,不是富豪,就是高官,人人沉醉於歡愉之中,不管外邊世界與道德情感。這形式仿似本影展放映的另一齣作品《歌廳》,但本片以更輕快更鮮艷來作對比,尤其是感情關係,情來情去,沒有天長地久,目的是幫助工作。並觸及上司與下屬的不公平關係,以及女性被剝削;導演沒有加鹽加醋,也無醜化任何人,誰對誰錯,皆以歌舞工作為先,一切以紅磨坊表演為重。結尾的連場歌舞,舞者跳得爽勁,觀眾看得輕快拍掌,氣氛高漲,讓大家忘我,也忘了外邊的嚴肅氛圍。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