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視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大野天風入壯懷
讀清人書法絕句
成長的關鍵詞
“避風港”馬偉圖個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5月31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大野天風入壯懷

楊永權


疏簾淡月 (西藏紀行之一) 譚漢鈞 書


夜行船 賀陳浩星新著梓行 譚漢鈞 書


江神子 (九寨溝之秋其三) 譚漢鈞 書

    大野天風入壯懷

    資深報人、知名作家劉樺先生逾九旬高齡,打正招牌,在澳門出版他的首部詩集《行吟宅畔墨花香》,可喜可賀。

    “冬春軒”是劉樺先生的筆名,在澳門如雷灌耳,名聲比起他的本名還要大。自從認識劉樺先生以來,我一直尊稱他為“冬翁”,習慣成自然,因此本文也沿稱冬翁,自覺有一份親切感。

    冬翁青壯年時期,輾轉在越南、柬埔寨生活、工作,在報界任職多年。一九七○年代初,柬埔寨戰爭爆發,他舉家逃難到澳門定居,從事印刷業。直到二十世紀末,他才重新執筆為文,在澳門文壇閃亮登場。

    據稱冬翁涉獵若干外語,而於粵語方言考釋寢饋功深。他在《澳門日報》副刋開設的專欄,最初取名“雕蟲集”,每天暢談廣州方言的本字、源流、嬗變和釋義,極接地氣,旋即大受讀者歡迎。

    其後,冬翁的專欄,名目不斷更換,新招迭出。先是每篇文章配有精心撰寫的對韻,繼而是詩、詞、散曲,文情並茂,精彩紛呈。

    冬翁精通格律,但不以“掉書袋”、搬出艱深晦澀的文史典故為能事,寫來明白曉暢,了無拘束,莊諧並重,俚俗兼收,乃至插科打諢,嬉笑怒罵,可謂“巷語街談總入詩”,自成風格。

    難於統計冬翁寫過多少詩、詞、散曲、對韻,如今他出版的詩集,僅收入約七十首,可說是百裡挑一的精選。收入詩集中的《紅樓夢》人物組曲,早已為讀者所熟悉。二○○五年十月,澳門郵政局發行《文學與人物——紅樓夢》郵票珍藏集,由澳門女畫家潘錦玲作畫兼郵票設計,冬翁一一為之撰寫散曲,著名書法家林近悉數書冩。這一套緞面盒裝的詩書畫精品郵集,美不勝收,一經面世,居民爭相湧購,一冊難求。

    如今再次品讀冬翁的《紅樓夢》人物組曲,這些功力深厚,音韻諧協,節奏抑揚頓挫,直入人物內心世界的佳作,溫故知新,感奮愉悅之情不減當年。

    冬翁詩集中份量最重的系列作品,莫過於《西藏紀行》組詞,多達二十二題、二十三闋,佔該集篇幅三分之一。

    《西藏紀行》組詞,最能體現冬翁的學問淵博,見識廣闊。他對西藏的歷史、佛典、藏傳佛教的歷代達賴、班禪喇嘛瞭如指掌,娓娓道來;漢文與英文、梵文、藏文的名物解讀,功力深湛,互為印證,考據詳確。

    《西藏紀行》組詞,絶不是單純的遊山玩水的即興之作,而是置身雪域,登高望遠,騁目八方,思接千里,充滿人生感悟。

    冬翁熱愛澳門,熱愛祖國,對當代打通澳門、西藏文化交流之路的澳門美術協會主席陸昌先生予以高度的讚揚:“藏澳手相攜,文化交流輝爍。”盛稱其開拓之功,殊不可沒。

    二○○九年七月,陸昌先生逝世三周年,西藏文聯在拉薩設靈追思。曾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擔任獨唱演員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瑪,自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扎根西藏數十年的西藏美術家協會主席韓書力,以及西藏文化藝術界人士,陸昌先生的親屬和他生前的澳門好友,共一百多人出席悼念活動。冬翁詞作的附注,詳記其事,還寫下當年的一副嵌名輓聯:“陸徑達珠峰,哲人留翰墨;昌庭瞻赤縣,大雅染丹青。”寄託無限哀思,銘懷情深。

    尤令人感動的是,冬翁身在西藏,不忘家國大事,筆底生風,愛國之情躍然紙上:“蓋港澳台灣大陸,漢滿藏蒙回,春風同沐。千古淵源有自,豈容分獨!”中華民族大團結,海峽兩岸統一的願景,氣壯山河,擲地有金石聲!

    至於《九寨溝之秋》組詞,則是另一番氣象,面對詩情畫意美景的曠達抒懷:“此景只應天上有,破履難逢”;“願與青山長作伴,斯九寨,把人留”;“稀品羚牛唇白鹿,金絲猴”。這是冬翁酣暢淋漓擁抱大自然,對祖國壯麗山河、物產富饒激情的謳歌,由衷的禮讚。

    冬翁性格開朗豁達,厚道諄和,言談風趣幽默,自稱老頑童。他廣交朋友,坦誠相見,相知甚深。他為友人出版專著,舉辦書畫展、演唱會,以及各種文化活動賦詩、填詞、撰曲,無不予以熱情的祝賀和讚賞。僅以兩位女曲藝唱家為例:

    廣東音樂曲藝團平喉唱家陳玲玉,是當代粤曲界跨長江、渡黃河舉辦個人演唱會第一人。她的琵琶彈唱《頌璿卿》(按:璿卿即秋瑾),令冬翁深為感動,意氣風發,撰曲稱頌:“救國寧輕命。熱血豪情,渾身是勁。圖強務反清。赴刑,不驚。今夜秋聲證。”凸顯反抗清廷的女革命志士的光輝形象。

    澳門平喉唱家李燕明,曾被邀請赴北京,參加中央電視台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演出,驕矜濠江。冬翁為她在澳門舉辦題為“粤韻南唐”的個人演唱會賦詞:“哀絃聲裡誦詞章。說滄桑,數興亡。此夕開腔,猶見淚盈眶。”對唱家傾情投入的演出深表欣賞,令讀者如在現場,如聞鑼鼓聲。

    冬翁為澳門文學藝術界好友鄔錫華、李業飛、陳浩星、陳雨潤、李哲雲、蔡樹榮、蘇民、李得勝、蘇鑒良等人寫贈的詞章,筆酣墨飽,妙語聯珠,佳句迭出,濃注深情。他對澳門少年兒童的文學藝術活動鼓勵有加:“落筆似蠶聲,撇畫分明。楷行篆隸寫不停。臨帖摹碑基礎固,頭角崢嶸。”表達了老輩文化人對文藝事業後繼有人的殷切期望。

    冬翁詩集的另一特色,是全部作品均由居澳書法家譚漢鈞兄精心書寫,鐵畫銀鈎,一絲不苟。漢鈞兄早年生活在廣州,師從著名書法家麥華三先生。

    麥華老生前任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書法各體兼擅,尤精小楷,直入王獻之書《洛神賦》(玉版十三行)堂奥。一九五四年九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佈。由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葉恭綽推薦,國務院正式發文,麥華老受命以精美的小楷抄寫《憲法》全文,作為國家檔案珍藏。是為廣東書壇佳話。

    名師出高徒,漢鈞兄得乃師言傳身教,功底深厚扎實,年逾八十仍能澄心歛氣作蠅頭小楷。所書疏朗跌宕,遒勁灑脱,與冬翁詩作珠聯璧合,富具欣賞性。

    冬翁詩集的封面題簽,别出心裁,正是由漢鈞兄從麥華老書跡中集字而成,天衣無縫。猶見墨花飄舞,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具見巧思。

    冬翁是我的前輩,為前輩寫序是不恰當的。但冬翁一聲令下,無可推辭。恭敬不如從命,祇好勉力為之,聊以塞責。

    辛丑仲秋於羊石懷園    

    楊永權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