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倡完善電子支付融灣區
【本報消息】澳門青年峰會政策研究組組員黃智昌、劉恩炫表示,近年各種形式的電子支付已在澳門特區陸續推行,以及在金管局及金融機構推動下,相關基礎建設與服務日臻完善,為居民的支付帶來莫大便捷性。疫情期間澳門特區政府三次以電子支付形式推出的消費卡更是推廣了電子支付的覆蓋面。
聚合支付普及便捷
他們表示,過去各金融機構與商戶簽訂協議,限制其所使用的收單機具和結算功能僅支援特定電子錢包,不僅員工和消費者對操作產生混淆,而且對提升整體電子支付的普及度或客戶使用其他電子錢包造成障礙,形成孤島效應。然而,在金管局推動聚易用聚合支付下,讓商戶可透過一個二維碼立牌或一部終端機受理所有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消費者亦可選擇任何一種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付款,藉此簡化商戶操作,令商戶能更便捷地使用各種電子支付服務,也改善了消費者的支付體驗,令本澳電子支付發展邁上新台階。
另一方面,電子支付生態圈內已有多家金融機構參與,疫情期間各機構不遺餘力推出鼓勵方案爭取消費卡綁定帳戶,藉此增加存款及客戶黏着度,形成雙贏局面。此外,新一輪消費卡基本延續上期政策方針,配合各金融機構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以回贈方式為本地經濟帶動乘數效應,並在此基礎上新增了水電、燃料、電訊及視聽廣播服務費用等適用範疇,預料在推出後,本澳電子支付普及率及用戶黏着度勢將進一步提高。
電子支付仰賴其無接觸式,跨行結算及高效率等特性,在減少使用紙幣的同時,也方便了人們的消費與出行。同時,其為數位生活、智慧城市及大灣區融合不可或缺的一環,部分澳門電子錢包已可在大灣區某些城市順暢使用,相信接下來隨着深合區進一步發展及人們支付習慣的改變,電子支付將使澳門居民的生活更便捷。但不得不提的是,雖然電子支付普及率已相當高,但忽略了某些群體需求,例如殘障人士及長者在沒有旁人協助下難以完成電子支付。相信將來電子支付會衍生出更多、更全面的服務方便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