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研究的新台階
澳門地處邊隅,長期以來都不十分引人注目,近二、三十年來澳門經濟騰飛、學術進步,源於澳門本身的獨特文化意蘊和人文內涵逐漸被發現和注意。早於明清之際的中西早期接觸中,澳門為多種異質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一座橋樑、一個舞台和一塊緩衝地。清中葉後中西再度隔閡,澳門為東西方思想文化和經濟貿易的交流保留了一條窄小而順暢的通道,令其溝通不至於完全中斷。正是在這一歷史機遇下,澳門逐漸形成兼收並蓄、包容共處的特性,形成“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格局,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圈點了一個閃亮的符號。這個符號所搭載的歷史傳統和交流經驗,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不多見,值得我們珍惜與挖掘。
澳門學作為一個學術概念,不無討論和爭議,探索的過程也有起有伏;但澳門學從一個學術概念過渡到學科建設,無疑是質的飛躍。這不僅說明學術界認為澳門學作為學科建設有其學術可能性和合理性,也說明了社會各界對澳門學的重視與認同。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大家都普遍認為,澳門學是構建本土知識和本土話語體系的載體,而本土知識和本土話語體系則是澳門學的核心內容與基本目標。
當然,這不等於我們只關心澳門本土的政治社會和歷史文化,而是放寬歷史的視界,從小空間、小事件洞察大歷史、大問題,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重審澳門人、事、物的人文價值。
澳門學研究,應從澳門歷史發展的全域加以觀察,將澳門近五百年歷史變遷與世界和中國的發展進程聯結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認識澳門在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澳門學作為一個學術概念,還有待進一步科學地論證和定義;澳門學作為一個學科,也有待一步一個腳印地構建和完善。無論作為概念來界定還是作為學科來建設,澳門學在任何時候都需要高高舉起一面旗幟,引領一批學人朝着一個正確的方向前行,齊心協力地履行新時代賦予它的光榮使命。
因此,當前澳門學的學科建設,至少應該涵蓋如下五個方面的使命:正確建立澳門的宏觀歷史敘事;科學研究和充分把握澳門的區情和區勢;深入分析和總結澳門的社會形態;高度提煉澳門現象、澳門模式、澳門範例的普遍意義,以及重新發現和弘揚澳門對外交往的對話溝通傳統功能。
(二之一)
吳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