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台本地新冠連續五日破百
兒少健康響警號
人畜互動
台少將偕妻與警衝突被捕
旅客賦歸
大排長龍
藍營備戰縣市長選舉
台南騎士自炒鐵枝插眼
習俗有變慎終追遠未改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4月6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習俗有變慎終追遠未改

中新社記者 劉大煒 朱賀

    疫情下的台灣清明節

    習俗有變慎終追遠未改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在台灣,早先也有“清明不回厝無祖”的說法。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台灣民眾過清明節的方式雖有所改變,但不變的是對親人的思念與敬意。

    掃墓祭墳時間不同

    台灣的清明節定在公曆四月五日,但民間掃墓祭墳未必在這一天。台灣民俗學者謝宗榮接受電話採訪表示,台灣民眾因先祖地域不同,掃墓時間也有差異,如客家人選擇在元宵節、清明節之間掃墓,漳州人後裔在農曆三月初三,泉州人後裔則是在清明節當天。

    在台灣,掃墓有“培墓”和“壓紙”兩種形式。一般而言,新墓需要“培墓”三年,如家中有娶新娘或生男孩時也須“培墓”。“培墓”須準備豬肉、雞、魚等祭品,若添丁生子或購置田產則需帶一對“子孫燈”告慰祖先;而“壓紙”只需培土除草、清理墳墓,結束時用石子將墓紙壓在墳墓上。

    安葬方式時移世易

    謝宗榮說,不同地域的後裔在墓紙的樣式上也有區別:例如漳州人的後裔常用黃色墓紙“壓紙”,泉州移民多用五色墓紙,而客家人則慣用紅色墓紙。

    當前,台灣許多地區並未禁止土葬。但近年來,由於土地有限,台灣多地公墓數量幾乎維持不變,於是大部分台灣人轉向其他安葬方式。一般而言,多數民眾會選擇將親人火葬,並把骨灰壇放入“納骨塔”,清明時節前往拜祭。

    往年清明節,島內都會出現大規模人口流動和返鄉高潮。但近幾天台灣新冠疫情逐漸升溫,已連續五天本地確診病例“破百”。各地紛紛收緊掃墓祭拜的政策。

    防範祭掃加劇疫情

    據台媒報道,台灣今年清明節掃墓的人潮自四月二日開始。為防範祭掃人流加劇疫情擴散,假期以來全台各地採取相應分流和防控措施,推廣網上祭拜,不少墓園和家族祠堂取消大規模的法會或祭祀大會。有的縣市,比如台北市,管制進入“納骨塔”的人數,高雄市則停止開放入塔祭拜。台北市市民蕭任宏表示,為保護環境,祭拜現場不允許焚燒紙錢,民眾將紙錢寫上逝者姓名,送至代焚處統一焚燒。

    環保安葬逐漸流行

    此外,受環保理念興起影響,近些年花葬、樹葬也逐漸在台灣社會開始流行。逝者經火化後,骨灰裝入環保紙袋埋入花田中,不立墓碑、不記姓名,約半年後即“回歸自然”。雖與傳統安葬方式不同,仍得到許多台灣民眾響應。

    據台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統計,二○○二年生態葬政策實施最初只有二百二十六位民眾選擇此種安葬方式。五年後選擇此方式的民眾首度“破千”,二○一八年再“破萬”,二○二一年則接近兩萬人,約佔死亡人口一成。

    陽明山第一公墓入口不遠處的臻善園就屬於花葬區。一個個長方形的花田,由鮮艶的刺桐花圍成,山坡上花紅草綠,生機盎然。花田裡置有一束束鮮花和各式祭品。前往祭拜的民眾對着花田,雙手合十,肅穆默哀。“不論甚麼形式,目的都是追想思念,心誠最重要。”蕭任宏說。

    (北京四日電)

    中新社記者  劉大煒  朱賀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