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卡是提振還是紓困?
新冠疫情的持續反覆,使經濟復甦之路變得曲折。為了穩經濟、保就業,澳門特區政府分階段推出了消費補貼計劃、“澳人食住遊”計劃,以及向內地旅客發放機票及酒店住宿等優惠。這些臨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本地消費,為零售、餐飲、旅遊等行業的經營產生支持作用。
在各項措施中,以消費補貼計劃最受社會關注。該計劃以電子消費卡的形式發放補貼,面向所有本地居民,因而很容易被理解為一種福利;在疫情之下,更容易被理解為一項紓困措施。所以,早期社會上討論這個計劃的時候,便有人提出以發放現金取代消費卡。但事實上,前年計劃首階段推出時,相關法規已經闡明,該計劃是為了促進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經濟活動。它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體現在對消費的刺激作用:額外向市場投放的資金通過循環再循環,產生乘數效應。也就是說,增加了的消費或投資金額,通過再消費或再投資,把原來的金額放大一倍、兩倍或者更多。所以,消費卡的發放是一項在短期內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而不是紓解民困的福利政策。當然,不能排除它的紓困作用。
為了擴大政策成效,政府去年對消費補貼計劃作出改良,把全額補貼改為五千元啟動金和三千元立減額。兩個金額加起來相等於前年第一、二期加起來的金額。政府的支出沒有改變,但產生的效用卻得以提升,因為它帶動了居民用自己的錢來消費,以便把立減額用完。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替代效應,其成效顯而易見。計劃於去年底結束,事實證明居民和商戶皆大歡喜。
如果特區政府今年繼續發放消費卡,不妨考慮把啟動金和立減額的比例適當調整,即少一些啟動金,多一些立減額。這樣,政府的支出沒有減少,居民的得益沒有減少,只是需要增加一些消費來把立減額用完,這對經濟的提振作用會更加彰顯。長達半年的消費期,居民自我消費多一點應該不成問題,生活所需也總要花一些。再者,政府已經宣佈將於四月發放現金分享,部分居民還可以獲得退稅,手頭總會寬鬆一些。另外,每個人、每個家庭的生活狀況,同一項政策放到不同人群所產生的效果有所不同。同一個消費額,有些人會用多一些於生活所需,另一些人會用於高消費項目。為此,也不妨考慮提高每天的消費額,以提高對消費的拉動效應。
消費補貼計劃作為一項財政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在疫情肆虐、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穩住社區經濟、穩住就業。長遠而言,還是要靠戰勝疫情,恢復旅客量,讓旅遊服務業復甦。在這艱難的環境下,官民應多些互相理解,並肩作戰,以期最終打贏這場持久戰。
周 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