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兩生厭的中韓年輕人
在中韓兩國共同慶祝建交三十周年之際,因為冬奧會的舉行,兩國年輕人又開始打口水仗了,這不得不說是一件讓人感到既意外又尷尬的事情。
作為一個在韓國大學教書的中國教授,這十多年來,我是目睹和體會了韓國年輕人對於中國態度的轉變的。中國和韓國雖然是近鄰,但兩國建交的時間卻很晚。直到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兩國才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而在此之前,在長達四十三年的時間裏,是處於互不往來、互不承認、互相隔絕的狀態,所以,我們必須在這個大背景下來談為什麼兩國年輕人會“相看兩生厭”。
哲人曾說:“無知是人類一切問題的根源。”實際上無論是中國人還是韓國人,我們彼此並不了解,如同“距離最近的陌生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有一個在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回憶,她說房東的大女兒送給她牙刷和牙膏,並且很認真地教她如何使用。於是她委婉地告訴這位姑娘,這些東西從小就一直在用。產生這樣的誤會讓彼此都很震驚——韓國年輕人驚詫原來中國不是媒體上宣傳的那麼貧窮落後;中國年輕人詫異的是為什麼你們會認為我們是這樣的窮困和不講衛生?
如果說韓國年輕人對於中國的惡感源於對中國和歷史的無知和偏見的話,那隨後發生的各種子虛烏有的“文化搶奪”事件,就是引發仇視的導火線。自從端午節申遺、孔子的國籍、泡菜起源等爭論在網絡曝光,兩國年輕人便在互聯網上對罵。很多不負責任的媒體不僅沒有試着去消弭分歧,反而唯恐天下不亂地火上澆油,以至於在二○二一年韓國某民調顯示,韓國年輕人最討厭的國家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國;同樣在中國也有很多網民表示厭惡韓國已經超越了日本,讓人遺憾又無奈。
要知道在二○○○年時,韓國還掀起了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熱潮,各種中文補習班迅速遍及韓國的大城市,很多韓國年輕人也開始前往中國留學、去中國旅遊。在那個年代,韓國社會整體對中國的評價還是不錯的。資訊的發達不僅沒有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反而在網上爆發了更多的爭執,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們生活在被大數據和演算法控制的時代,打開手機,各種APP所接收到的資訊都是被演算法分析和整理過的,它們不斷向我們推送各種火爆的、情緒化的資訊來滿足你,讓你慢慢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了驗證我的這一猜想,我打開了“抖音”和“快手”,也打開了韓國的一些社交軟體,只要搜索中韓兩國運動員在冬奧會各種交惡的訊息,那麼這些軟體就會源源不斷地給你推送更多中韓矛盾衝突的負面資訊,並且隔絕了有關兩國民眾友好的各種資訊。最後,你我就像一隻蟲子,生活在演算法時代編織的“資訊繭房”中,變得越來越偏執、狹隘、激進和不包容,就像電影《二十二世紀殺人網絡》裏那些被電腦控制的行屍走肉一般。
王 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