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7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國防部:隱形軍費是天方夜譚
吳謙:搞“台獨”自取滅亡
李彥宏冀AI增交通效率安全
老齡化社會如何共富?
場內場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3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老齡化社會如何共富?

中新社記者 李晗雪

    老齡化社會如何共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基本養老金支付壓力加大,將會對實現共同富裕產生不利影響,為此,必須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養老保險三大支柱

    業內習慣用“三大支柱”來描述養老保險體系。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補充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是商業養老保險。

    鄭秉文表示,基本養老金制度是一個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制度安排,其基本功能是防止老年貧困。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基本養老金制度,老年貧困率必定增高。例如,美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下的老年貧困率為百分之十一,但如果沒有基本養老保險,將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大部分發達國家建立第二支柱在先,第一支柱在後,所以如無第一支柱,老年貧困率可達百分之六十;而中國是第一支柱在先,第二支柱在後,以眼下第二支柱的低覆蓋率,如無第一支柱,老年貧困率恐將超過百分之九十。目前,中國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在國際上處於中等水平,低於歐洲一些高福利國家,但已高於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韓國等國的水平。可以說,中國的基本養老金制度“兜底”作用重大。

    他表示,有些民眾對基本養老金認識有誤區,認為自己“不靠別人養活”、老齡化與自己無關、不願繳納社保費用等。事實上,“一代人養活一代人”的基本養老金制度,是人口紅利充足的情況下最可靠的養老方式之一。在近幾十年中國經歷經濟騰飛的情形下,尤其如此。“四十年前我大學畢業第一年,掙五十六塊錢,現在我掙一萬多塊錢,增長二百倍的工資,大家都增長幾百倍的工資。你把收入用貨幣金融的形態攢起來,攢到現在能剩多少錢呢?”他表示,因此,在經濟高速增長條件下,現收現付的“一代養活一代”的基本養老金制度對大家是有利、可靠的。

    向資產型制度過渡

    但在老齡化趨勢下,基本養老金支付壓力越來越大。人口老齡化程度越高,勞動人口佔比就越少,將來要保持替代率不變、維持代際公平,勞動人口的負擔就會越來越重,同時人口還將迎來負增長。並且,隨着經濟增速逐漸進入穩態,再過幾年,中國就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這些條件恰好碰到一起,現收現付的制度就可逐漸向積累型制度過渡了,亦即向資產型制度過渡。

    鄭秉文表示,人口紅利的弱化,就可以向資本紅利要收益來替補上去,這就是養老金制度轉型的必要。這個轉型,就是確保養老金制度能繼續發揮促進實現共同富裕的普惠性、基礎性和兜底性作用,不受人口老齡化的拖累。

    倡發展多層次體系

    鄭秉文指出,因此,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勢在必行。多層次多支柱養老金就是資產型制度的載體,這個載體將能“對沖”人口紅利減少導致的養老金制度不可持續性,逐漸替代無法滿足現實需求的現收現付制度,其路徑就是通過資產型的第二、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來積累養老金資產。

    他表示,在老齡化社會中實現共同富裕,必然要求社會是創新型的、要求提高單位產出水平,這就需要不斷實現技術創新,新興技術不斷得到更多風險投資支持,而第二、第三支柱的養老金資產池就自然成為長期的股權投資的主要來源。從這個角度看,養老金制度既是民生制度,也是生產要素,是稀缺的長期資本,可推動技術創新。從長鏈條上看,將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生產力提升和共同富裕的實現。

    (北京十日電)

    中新社記者  李晗雪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