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總培育青少年促健康成長
面對疫情衝擊,學校停課一定程度影響幼兒及青少年生活、學習模式或成長發展,在社會不穩定的環境下,街總屬下幼兒及青年服務持續開展全方位和多元化、關心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服務。去年各單位共舉辦逾二千四百次活動、一千七百三十六次班組和興趣班,包括親職教育、公民教育、義工活動、藝術展覽、音樂會等,吸引達四十九萬三千一百二十八人次參與。
街總兒青服務成員: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服務副總監張婉思及協調主任周遠恩、孟智豪夫人托兒所主任黃麗敏、小海燕托兒所主任錢正麗、學生輔導服務主任王嘉英、社區青年服務隊隊長江永泰、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黃曉聰、公民教育中心副主任梁德貞、藝駿中心及迎聚廊助理主任孫正琪、栢蕙活動中心主任甄慶華,介紹去年街總屬下幼兒和青年服務工作內容。
生命教育傳正能量
他們表示,去年疫情持續導致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幾度停課,一定程度影響學生情緒和學業。各單位共處理一千九百七十五宗個案,大部分涉及學習、情緒和健康等情況,故學生輔導服務中心致力推行預防性和發展性活動,如生命教育、情緒管理、性教育和生涯規劃等主題。同時,在去年非高等學校停課期間,學生輔導員協助支援跨境學童的工作,包括支援入住青年旅舍的跨境學童,緩解他們的情緒;同時,中心舉辦短片拍攝比賽,鼓勵學生透過拍攝短片學習生命教育,愛惜生命。
托兒服務方面,為加強家長與托兒所溝通,托兒所利用不同社交平台和軟件與家長溝通,並組織家長成為托兒所義工和家長會理監事會成員,增加參與度。同時,三間托兒所聯同家長會在迎聚廊舉辦三場親子繪本工作坊,藉由繪本、音樂連結家長和子女之間的互動,彼此學習成長,吸引逾六十對親子參加。
生涯規劃探索自我
人才培育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街總作為社會服務機構,一直致力培育兒童及青少年健康成長和發展。去年,青年服務單位發佈《本澳大學生求職壓力及職涯相關情況調查》,並開展生涯規劃活動共招募逾六十名青少年參與,助青少年建立自我探索和自我發展的觀念,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
另外,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去年舉辦“笨爸爸工坊”,旨為透過木工製作作為親子溝通媒介,建立高質量的親子溝通關係。社區青年服務隊去年服務四百四十宗個案,問題以青少年生涯規劃、與性相關、精神健康為主,其次為欺凌和兩性關係的問題。同時,中心發現疫情下增加青少年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故服務隊續開展預防電玩成癮的工作,透過入校講座和攤位以遊戲直播、訪談等方式,帶出不要沉迷網絡和電子遊戲的信息。
文藝活動關愛共融
推動文化藝術發展方面,去年三月,街總於街總社服大樓地下開設迎聚廊和聚café,以社企方式為退休長者、智障人士等創造培訓機會,賺取的利潤用作維持和支持開展弱勢群體的服務,以建設關愛共融的社會為目的。去年共舉辦“牆上咖啡”、“跨代共融藝術展繽紛藝術展覽”、“南國書香節”等,成為社區文化交流和共融空間。
作為街總文藝品牌場所的藝駿中心和栢蕙活動中心續舉辦各類藝術文化活動,包括“藝吔音樂會”,為愛好音樂的青少年搭建交流和演出平台。栢蕙活動中心又聯同大灣區城市珠海、中山、廣州合辦“未來之星兒童才藝大賽”,以拍攝短片形式展示兒童的才藝,創設更多展示機會。公民教育中心舉辦“民仔民女”家族和“愛在小城”等系列公民教育活動,增強居民正向的公民價值觀,共吸引逾一萬二千人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