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軌道資源日趨稀缺
我國擬加強太空治理
【中新社北京九日電】針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發射數萬顆“星鏈”衛星,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軌道和頻率資源如今是稀缺資源,各國都在競爭,必須要有國際組織進行協調。他也就太空治理問題,提交了太空治理現代化的提案。
軌道資源先到先得
吳偉仁表示,太空軌道資源是有限的,特別是對於距離地面約三萬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國際上曾規定間隔兩度佈置一顆衛星,現在是一度佈置一顆衛星,總共可以佈置三百六十顆,隨着技術發展,這個距離還會縮小。當衛星發射越來越多,軌道資源也越發重要。另外,無線電頻率資源在國際上也是採取“先到先得”的原則。
近萬衛星地軌飛行
吳偉仁強調,軌道資源和頻率資源如今是稀缺資源,各國都在競爭,必須要有國際組織進行協調。如今近萬顆衛星在地球軌道上飛行,國際組織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正提出重新規劃相關工作,但還未完全實施。
“對於軌道和頻率資源的利用,目前一些國家也正在呼籲加緊制定相關規則和法律,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吳偉仁說,“這也涉及太空治理的問題,我還提交了一個太空治理現代化的提案。這不是一個國家能解決的,必須全世界尤其是主要國家協力才能解決。”
太空碎片引發關注
隨着衛星發射數量增加,太空碎片問題也引發關注。吳偉仁表示,中國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就開始了對空間碎片的研究。“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能够找到空間碎片。中國已經能够比較準確地判斷出太空碎片的位置,對其進行編目,但我們對微小碎片的觀測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針對如何應對空間碎片,吳偉仁舉例說,在航天發射中,可以通過觀察發射窗口的某一高度、某個時間點是否會和太空碎片相撞,調整發射時間進行規避,這是一種被動方式。
“現在國際上也在開展空間碎片清除技術試驗。”吳偉仁說,這個任務很繁重,因為碎片越來越多,目前已編目的十厘米以上的太空碎片大概有幾萬個,隨着後續發射越來越多,空間飛行器增加,太空碎片的總數也將變多,清除難度也加大了。
“但是我想人類還是有辦法解決太空碎片問題,目前多個國家,特別是航天大國,都在這方面投入精力、人力和經費。”吳偉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