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粵促合作保港澳優質供水
新聞特搜
施家倫促多維度監管外賣平台
混凝土場排污規定今起生效
當局清理違規漁標漁網保通航
今多雲有陽光
(新聞小語)遏走私水貨 減疫情風險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3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遏走私水貨 減疫情風險

夏 耘

    遏走私水貨    減疫情風險

    一名經常往返中山坦洲與澳門關閘一帶的女子昨證實感染新冠肺炎,珠澳兩地隨即採取一系列檢測、排查和管控措施,務求盡快查出可能潛伏的個案,阻斷病毒傳播。珠澳兩地尤其關閘口岸一帶,人員接觸密切,走水貨活動屢禁不止,今次個案再次反映有關區域與人員感染與傳播風險的問題。

    基於物價、關稅差異,加上經濟環境,粵澳兩地水客走私問題長期存在。關閘一帶的水貨店成行成市,長期有水客、代購“螞蟻搬家”走私內地市場受歡迎、正途入口售價較貴的外國、日韓等地用品、食品。今次坦洲感染個案,有關人員近半月來,幾乎每天往返兩地,主要活動範圍在關閘廣場附近,坊間揣測其從事水貨活動或於相關店舖工作。

    之前在珠海疫情下,經廣東來澳的內地居民核酸檢測陰性通關證明縮短為兩日,但無阻走水活動。在香港新一波疫情失控前,粵澳疫情大體緩和,走水貨活動明顯恢復,關閘一帶“熱鬧”重現。特別是粵港兩地長期處於“封關”狀態,內地人出境購物銳減。面對龐大的水貨需求,仍能與內地通關的澳門,成為重要的水貨集散地。海關之前亦透露,所調查的水貨店約半數為港人於疫情期間開設,活躍的“水客”約兩萬人,居民與外僱各佔半。

    疫下經濟低迷,部分失業或半失業人士、停工外僱很可能更多從事走水幫補生計,令水客、代購大軍更龐大。不論走水貨或“代購”,於內地法律而言,水貨客及非法代購本質上都是偷稅漏稅行為;水客、代購人員聚集,頻密往來兩地,貨物又不經正途入口,容易成為防疫缺口。

    粵澳疫下保持通關,是澳門經濟民生和社會運作的生命線。特區政府近期已加強整頓,屢破水貨店。但“一雞死一雞鳴”,走水活動“春風吹又生”,當局有必要強力遏止。長遠須修法加重罰則、增加違法成本。面對疫情隨時來襲,更需要以行政手段規管,尤其是部分一天內多次往返兩地的人士,採取特別管控,盡可能減少水客通關頻率,增加走水貨難度,降低播疫風險。

    夏  耘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