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D07版:學生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疫情下的兒童心理健康
雪融了 疫後的春天近了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2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疫情下的兒童心理健康

櫈仔爸爸

    疫情下的兒童心理健康

    不知不覺,新冠疫情已踏入第三年,近日鄰埠疫情突轉嚴峻,更提醒大家抗疫作戰仍未見盡頭,萬萬不可掉以輕心。雖然抗疫之路漫長,但積極一點來看,隨着疫苗不斷開發演進、疫情防控經驗與能力的不斷積累,這一波全球大流行最後總是會過去的,然而,即便等到疫情消散那天,疫情對人類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卻仍會餘波不止、延續多年……

    去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發表的年度報告《世界兒童狀況》中提出警告:兒童和年輕人可能會在未來很多年繼續感受到這波冠狀病毒大流行對心理健康和福祉的影響,根據該會的最新資料,全球範圍至少有七分之一的兒童受到因疫情導致的心理影響,超過十六億兒童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損失,作息規律、教育、娛樂方面,以及對家庭收入和健康的擔憂,使許多年輕人感到害怕、憤怒,並對未來感到擔憂。有澳洲兒童心理學專家指出,疫情期間,當地兒童醫院發現兒童出現焦慮、抑鬱、飲食失調甚至自殘的比例增加,有關案例與疫情嚴重程度的關係密切,推估是因缺乏心理照護而導致。再比如在前述的兒基會報告之中,也引用了二〇二〇年初在中國進行的一項線上調查,數據顯示大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均感害怕或焦慮……不難預見,經過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衝擊,人類心理健康的修復之路將更漫長,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群體,心理方面受到的負面影響將持續更長時間。因此,即便在抗疫不可鬆懈的當下,抗疫防疫也應關注和重視心理健康層面。

    筆者爬梳相關資料,找到了一些或許有助於家長和孩子一起來面對焦慮的方法,包括:一、認清焦慮:只有父母也意識到孩子有可能處於焦慮狀態,才能為他(她)們提供適切的幫助,所以家長平時應多加留意孩子們的情緒狀態;二、營造談話空間:家長可以安排一些親子活動,比如做運動、烘烤糕點或玩遊戲,因為有研究指出,如果用一邊做其他事情一邊談話交流的方法,和孩子溝通起來會更有效;三、認真傾聽:家長和孩子溝通時,切忌心不在焉,多花時間傾聽孩子說話;四、發揮榜樣的力量:即便父母同樣對疫情感到焦慮,仍可以為孩子樹立沉着應對的榜樣,這也有助於讓孩子放心;五、建立自信:多鼓勵孩子,向孩子顯示對他(她)們的信心,同時也令他們了解,當面對一些無法控制的外部環境導致的焦慮,有時感到無能為力也是正常的,以減輕孩子甚至家長的焦慮感;六、照顧好自己:困難時期,每個人都面臨壓力,家長們首先需要照顧好自己,才能有餘力照顧孩子。

    以上方法當然不是什麼萬用靈藥,但仍可供家長及讀者們參考,嘗試和家人、孩子一起努力應對疫情。畢竟,作為一家人,多溝通、多理解,坦誠互動,只要抓住這原則,不但有利於應對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修復,也適用於面對人生路上的任何障礙。

    櫈仔爸爸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