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情
春天的腳步漸漸走近。那天到朋友的農場參觀,看到沿途樹梢兒吐出嫩綠,田裡大片的油菜花開得金黃燦爛,朋友果園裡的柚子新枝爭發初試掛果,不由得怦然心動。老家坡上的枇杷果,也應該很快就要熟透飄香了吧?
我對枇杷情有獨鍾,但也不會對其它水果存有偏見。一份簡樸的情愫是因為枇杷最適合我們老家栽種。不說是歷史悠久,就是改革開放農地承包之後,也正是枇杷幫助千家萬戶莆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莆田山地多農田少,荔枝、龍眼之類的大宗水果需要更好的水土條件,而枇杷卻是粗生粗長,就算貧瘠的坡地,精心經營之下也能獲得很好的收益。
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山區農民家家戶戶種植枇杷,黃燦燦的枇杷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福果”。從“脫貧果”到“致富果”,如今正在成為鄉村振興征途中的“振興果”。就憑這份感情,枇杷雖然沒有枝繁葉茂、婀娜多姿的體態,卻最能博得我的喜愛,令我牽腸掛肚。
老家的農民其實也是很有頭腦的,他們會選用優良的品種,不斷地改良更新。十多年前,原國家質檢總局就批准對莆田枇杷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莆田枇杷的特點是果實大、外觀艷麗、肉多味甜,這麼多年來一直走紅全國。每年端午節前後,枇杷次第成熟,各地果販都會雲集莆田山區,收購枇杷果。有時候朋友說要嘗嘗莆田枇杷,我過去拱北也買得到。讓朋友分享我們老家的枇杷果,也是一種榮光和幸福呢!
像我們這樣搬到城市已經一百多年的人家,仍然在老家有祖屋,有祖先墓地,前些年又包了十來畝山地種枇杷。回老家過年過節、掃墓,還能吃吃枇杷果,也是為了留下鄉愁,留下自己家族的根吧。
石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