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視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Siomeng與Dino攜創意衝出澳門
閻丹初敬銘
蔡樹榮作品
嘉模教堂
當達利遇上但丁
NFT的“遠古史”(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2月1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當達利遇上但丁

杜 然


神曲——墮落的天使達利(圖片來源:時藝多媒體)

    當達利遇上但丁

    一位是意大利中世紀詩人但丁,另一位是上世紀的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兩個不同年代的人,看似毫不相干,然而在達利的畫筆下,但丁的名作《神曲》,視覺上除了教人耳目一新外,還產生一種神遊物外之感。

    不論在線上線下,近幾年的藝術展覽,不約而同地跟但丁的《神曲》有關。例如在去年初,意大利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Uffizi Gallery)舉辦免費網上展覽,展示八十八幅以《神曲》為題的畫作,以紀念這位被譽為“歐洲最偉大的詩人”逝世七百周年。這批畫作出自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祖卡里(Federico Zuccari)手筆,總共花了三年完成。祖卡里去世後,他的《神曲》作品先被意大利貴族奧爾西尼家族收藏,後再落入美第奇家族手中,直至一七三八年成為烏菲齊美術館的藏品。

    在意大利,但丁歷史地位超然。他是現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先驅之一,他的史詩《神曲》,在文學創作上更是無出其右,傳頌後世。《神曲》被稱為但丁將自己的“精神遊歷”中所見的景象寫成詩篇,也可能跟他在現實生活中被放逐的經歷有關。但丁藉着寫作消解鄕愁,亦把自己一生的恩怨情仇寫入《神曲》。這首長詩有別於意大利中世紀的文學風格,除了充滿想像力的文字之外,詩句背後更蘊含神學和哲學思想,再加上虛實交錯的奇詭劇情,足見但丁匠心獨運。

    如何將充滿畫面的文字,化成畫家筆下的奇幻世界,足教畫迷好奇,如果操刀的是集天才、瘋狂與想像於一身的達利,更讓人覺得精彩可期。今年初至四月,台北舉辦了這位超現實主義大師的作品展,集結了他各創作時期的代表作、真跡與藝術裝置,內容之全面屬近年少見。展覽從達利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風景及人物畫為起點,一直延伸至其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作品。當時的達利沉迷於宗教、物理量子力學和哲學等議題,在反思神聖和人性的過程中,不斷摸索視覺幻象的可能性,並將自己這段時期的作品稱為“核子神秘主義”。《帕萊吉的聖母》、《基督被釘十字架》、《最後晚餐的聖餐》等皆為該時期的代表作。

    在二次大戰後,世界進入冷戰時代,核武競賽隨即展開,核彈的毀滅式力量,猶如人類在鋪墊自毀之路,在如此歷史脈絡之下,達利以畫筆創作《神曲》,可謂別具時代意義。一九五七年,達利接受意大利政府邀請,為《神曲》繪製畫作,以紀念但丁七百周年誕辰。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根據《神曲》三大篇章“天堂”、“地獄”、“煉獄”,以版畫方式創作共一百幅作品。這批畫作除了貫徹達利一貫畫風細膩而荒誕的風格外,亦展現他對人生、宗教和哲學的想法,跟但丁在詩篇中對人物形象的生動描繪及背後的神學觀點完美結合。

    杜    然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