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巿場 得罪不起
奧運會通常是全球大型品牌,向世界各地廣大觀眾推銷其產品和服務的好機會。以二○一八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為例,單計美國一向享有奧運會的獨家播放權的NBC電視台,各贊助商在全美電視廣告上便花費了逾九點二億美元。
早在北京冬奧會舉辦前夕,美國和幾個“鐵杆”盟國進行所謂“外交抵制”,“人權組織”和一些西方國家的議員煽動奧運贊助商撤回對北京冬奧會的贊助,部分媒體也跟着起哄。然而,臨到冬奧會舉行之際,人們發現,奧運會十三個頂級贊助商一個也沒有撤,已經和國際奧委會簽訂了總額超過十億美元的合同。這些公司的宣傳元素充斥了各個比賽場地,它們悉數將出現在轉播比賽的視頻上,那些要他們撤出的相勸和警告全都遭到了無視。
從可口可樂到寶潔再到英特爾這些贊助商,一直處於既不想得罪中國政府和中國消費者,又不願意在西方被指責的站位下,但最後它們全都選擇了龐大的中國市場。
還記得,國際服裝品牌H&M因為在新疆問題上一個不被中國消費者接受的表態,其在中國市場一個季度損失了七千四百萬美元的銷售額。英特爾的一封信要求國際供應商躲開新疆,也遭到中國公眾的猛烈聲討,最後,英特爾迅速重寫了那封信……
畢竟對西方企業而言,面臨失去中國巿場的風險,恐怕是得不償失。
仙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