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創作者
印尼青年將自己每日坐在電腦前的自拍照製成NFT售賣,並一炮而紅,照片被瘋狂炒賣,又一次締造了NFT市場上的銷售奇蹟。由於新聞廣泛報道,越來越多亞洲人開始關注NFT市場,不少人更躍躍欲試,紛紛推出各自的NFT作品。
從未接觸過NFT的人,對其印象大多不好,認為只是無聊的炒作,一群不懂藝術的人操弄市場,所謂的NFT跟藝術可謂完全扯不上關係。一張“右鍵下載”便可輕鬆取得的頭像圖片,為何動輒要花費數萬元購買?在沒有政府監管的前提下,NFT市場更被認為是犯罪溫床,高額交易恐怕並非單純買賣。因此,在一片亂象下,有人想趁機靠創作NFT或炒賣別人作品來大賺一筆,大部分人則仍聞之卻步。
其實撇開為賺取暴利而創作的頭像類NFT系列,NFT市場確實為不少初試啼聲的創作者敞開了一扇大門。有別於傳統藝術市場的地域限制,透過區塊鏈和虛擬貨幣,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藝術家,在各自的Twitter或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便能輕易推銷自己的創作,促進藝術家之間、以至藝術家和收藏家之間的交流。
相比於積極提高作品的曝光度,以賺取真金白銀,在NFT市場上的藝術家,更在意的是“社群”的觀念。當一群持續創作並互相欣賞的藝術家,漸漸在社交媒體上集結起來,便會形成一個個龐大的“社群”。每天都會有熱心推動社群發展的人,舉辦各式各樣不同主題的分享會,讓藝術家以至收藏家們介紹自己及其作品,或討論各自的創作收藏心得。這種隨時隨地都能開展的“藝術沙龍”,展現了“去中心化”的活力,為創作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是在傳統藝術市場中難以實現的。
當然,門檻的降低也使NFT市場良莠不齊,充斥着功利主義者和濫竽充數之徒,不一定有利於提高大眾的藝術鑑賞力。
古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