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四成七受訪者現焦慮
街總冀優化四級聯防機制
【本報消息】街總月前進行“澳門居民壓力狀況及情緒自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四成七受訪者有中度或以上焦慮表現,受訪者評為壓力項目最高的是經濟,其次是工作或學習,以及新冠疫情等。
問卷調查發佈會昨日下午四時在街總社區服務大樓二樓舉行,街總社會服務副總監張婉思、問卷調查召集人何永康等作介紹。
調查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七百二十一名年滿十五歲的本澳居民,調查顯示以十分為最高壓力分數,受訪學生對學業壓力平均分為七點五四分,受訪就業人士和失業人士壓力分別為六點三三分和六點二分。
學生情緒求助案增
張婉思稱,學生壓力評分較就業或失業人士高,相信學生是受升學壓力、需參與課餘活動增加競爭力、疫情期間不定期停課等因素影響。以街總轄下幼稚園、中小學為例,一九/二○學年收到一百四十多宗情緒求助個案,至二○/二一學年已有三百○七宗個案,涉及負面情緒、持續情緒低落等情況。
強化家庭社會角色
調查發現雖然受訪者受到一定情緒及壓力困擾,但只有不足一成人會求助。街總建議政府持續加強情緒支援推廣工作,及時讓遇到困難的居民,有更多渠道求助。是次調查發現,學生在學校的壓力更為突出。社會須持續關注學生覺得壓力高的問題,做好情緒疏導工作。疫情下,澳門經濟持續受到影響,失業率增加,未來須持續強化家庭在社會中的角色,並透過更多的家庭友善政策,推動更多的親子活動,讓家庭面對壓力之餘,有更多的空間相處、互動,釋放生活中累積的情緒和壓力。在各種減壓行為當中,受訪者普遍透過運動減壓,且成效顯著。建議持續做好相關工作,推動大眾體育,減壓健身。
是次調查亦測量受訪者抑鬱、焦慮和壓力程度。檢測發現,有四成七受訪者有中度或以上焦慮問題。街總表示,必須持續關注和了解焦慮的成因,尋求方法解決問題。受訪者認同參與社團活動和義工活動有減壓作用。建議透過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推動居民積極參與社會,促進活躍度和對生活的滿意度。
政府長期透過四級聯防機制,評估及跟進精神及情緒問題個案。調查顯示,受訪者面對困難時,普遍會向親人及朋友求助。建議優化四級聯防機制,適時舉辦課程,讓居民更好地識別、發現身邊出現情緒狀況的親友,從而及早發現和協助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