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6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仁慈堂西灣托兒所開放參觀
坊校系列活動推廣憲法基本法
深港澳生寫作賽五十二人獲獎
新華講座探討教育管理
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來源可靠
婦聯三建議助建無障礙城市
烘焙食品原料抽檢無異常
《澳門美術》負責人訪本報
一托所三幼童集體胃腸炎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月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婦聯三建議助建無障礙城市



袁小菱

    推廣理念  完善法制  善用科技

    婦聯三建議助建無障礙城市

    【本報消息】締造一個以平等權利、共融為本的社會是特區政府在《復康服務十年規劃》中的目標。身兼復康事務委員會委員的婦聯總會理事長袁小菱表示,保障殘疾人士權益已明確寫入“二五”規劃正式文本中,期望未來加強推進本澳無障礙城市建設,透過城市總體規劃和智慧科技手段,進一步推進無障礙城市建設工作,消除各種生活障礙,創設平等、公平及共融的生活環境和空間。

    無障礙設施待完善

    袁小菱表示,在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積極推動下,近年殘疾人士的權益和發展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近年先後出台不同政策措施,如提升殘疾院舍數量、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等,多層面減輕他們及其照顧者的生活負擔,相關工作值得肯定。然而,在推動殘疾人士融入社區,仍有不少優化空間,當中特區政府一八年推出《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由於相關指引並無法律效力,未能形成一套具系統和統一的無障礙環境,更容易出現無障礙設施碎片化、分散化情況。特別是私人建築中的無障礙設施仍有相對大的改進空間。另外,方便視障人士出行的“導盲磚”,亦收到不少意見反映指,因設計不當和會突然中斷或被其他物件阻礙,設有聲音提示的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也不多;部分行人天橋也未設有設施方便長者、孕婦及行動不便人士的出行需要。

    打造平等共融環境

    隨着社會發展,加上老齡化趨勢持續,無障礙城市建設已不再是針對殘疾人士,更關係到長者、孕婦及兒童等群體的生活需要。袁小菱認為社會應從過去的無障礙環境,進一步上升至無障礙城市建設,為居民打造平等共融的居住、出行及資訊互通的生活環境,並提出三點建議:

    一、推動無障礙城市理念,無障礙城市不只是提供環境設施或公共服務,而是從城市規劃、政策制訂、文化建設三者結合,共同加入平等共融理念,推進無障礙城市建設工作;二、完善法律保障無障礙生活環境,研究將《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進一步提升至法制化層面,將效力擴展至所有私人設施中;三、善用智慧手段打造無障礙城市,建議參考深圳建設智慧無障礙城市的成功經驗,透過應用科技消除殘疾及有需要人士的生活障礙,進一步打造公平、平等和共融生活空間。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