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活都可售?
科技發達的年代,商機處處,有沒有想過“私生活”都可變成賺錢方式?日本某公司近日公開募集一項社會實驗的參加者,參加者只需在家中安置攝像頭,並拍下約一個月的私生活提供給該公司,就可獲得二十萬日元的報酬。
一個月就可以賺到二十萬日元,看來相當吸引,但該實驗被報道後,卻在日本網上遭到猛烈批評。網友們稱:“低保生活者就沒有人權嗎”、“存在倫理道德問題”。雖然在網上受到批評,但應徵人數亦不少。截至上月,已有逾五百人應徵,男女比例為四比一,其中三至四成應徵者的參加理由是“為了錢”,還有應徵者表示“想為社會做貢獻”。據稱,該公司最初只計劃選取五名實驗物件,但由於應徵者大幅增加,該公司打算擴大實驗規模,並徵集贊助商。
有關“私生活”的問題,經常遭到詬病的是明星“私生活”被嚴重侵犯,比如跟車、在酒店被圍堵、裝攝像頭偷拍等,產生極大負面影響,甚至觸犯法律條例,如有些“黃牛”,專靠販賣明星私人資訊賺錢,例如賣航班資訊、賣身份證照、賣酒店位址,還有爆料賣情報的,而私自出售個人資訊已涉嫌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需被監禁或處罰,但仍有不少人以身試法,原因當然離不開“錢”。
“私生活”到底價值多少?明星的“私生活”當然比我們一般人的“昂貴”,但為了可以換取報酬而出售自己的“私生活”,你又願意嗎?
仙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