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法意交惡為歐盟添亂
法國“黃背心”運動已持續十三周,令馬克龍政府焦頭爛額。不料意大利極右派副總理迪馬約高調表示,自己在法國與“黃背心”代表會晤。法國政府痛批這是“令人無法接受的挑釁”,隨即宣佈召回大使。這是自意大利一九四○年向法國宣戰以來,法國第一次採取這樣的措施。
迪馬約五日在推特上表示,自己與另一名五星運動黨領導人,在法國與兩位“黃背心”代表會晤,甚至聲稱“變革之風已吹過阿爾卑斯山”等。有傳他準備邀請其他“黃背心”代表來訪,齊聚羅馬舉行第二次會談。
法國外交部對此發表了一份措詞嚴厲的聲明,批評意大利部分官員在這幾個月一直發表激烈言論,對法國反覆指責以及毫無根據的攻擊,強調這是自二戰結束以來,前所未有及令人無法接受的挑釁。
法外交部暗批意大利政府另有所謀,“兩國之間存在分歧是一件事,但利用雙方這種關係,謀求政治意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隨後決定召回大使以示抗議。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在法意這兩個歐盟創始國的雙邊關係上,法國此次的反應是前所未有的強烈。
五星運動以“反歐盟”、“反移民”起家,可以說與雄心勃勃要“重建歐洲”、推動歐洲一體化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天生相剋”,雙方在自意大利五星運動黨上台就開始“交火”了。
二○一八年六月,意大利政府拒絕接受一艘搭載着六百二十九名利比亞難民的救援船,當時馬克龍就譴責意大利政府是“犬儒主義,不負責任”,但意總理孔特則反駁稱“不會接受法國偽善的教訓”。迪馬約曾多次力挺“黃背心”運動,還指責法國“搞窮非洲”並加劇難民危機;法國外交部就曾反批其充滿敵意,破壞雙邊關係,嗆“管好自家的事,法國從來沒有教訓過意大利”。
法意口角雖屬雙邊關係範疇,但亦顯示民粹主義對歐盟的影響提升到了新層次。民粹主義首次滲入到歐盟創始國更是五大核心國(英、法、德、意、西)中的執政理念,迄今雖然未明確顯露建制化、主流化的跡象,但有進一步打破歐盟原有的東西、南北、左右政治格局的趨勢,並在外部民粹勢力支持下,加緊拉攏、力挺其他疑歐、反歐力量。
意大利民粹政府上台後,西班牙、斯洛文尼亞、匈牙利、波蘭、瑞典、德國和比利時等國的民粹勢力,接連對本國政壇施加重要影響,反映不論歐盟願不願意、承不承認,民粹主義恐非“一陣風”,儼然已成當前歐洲政壇的一股重要、長期的力量。這股力量想好了自己不要甚麼,卻未想好自己要甚麼,在可預見的未來雖不足以顛覆歐盟,但很大程度將改變歐盟行進的方向、道路、理論與節奏。或許,這些年的民粹浪潮最終將重塑歐洲政治生態,傳統政治與民粹政治將成歐盟新的左右政治。